近年新藥創制浪潮席卷全球,國內也涌現出很多的創新藥企和研發創業公司。近日,剛注冊成立的佩德生物完成千萬元的天使輪融資,開啟獨創全球最大的天然多肽庫、批量創制多肽新藥的千億產業鏈。
突破多肽藥物篩選瓶頸,構建全球天然多肽分子庫
多肽類藥品市場還有巨大未被滿足的治療需求。多肽藥物作為一種新興藥物,目前全球已獲批上市的品種遠少于小分子化藥,但已日益成為全球新藥研發的熱點之一,如輝瑞、默克、羅氏、禮來、諾華、賽諾菲、拜耳等大型跨國制藥企業,紛紛通過收購或并購等形式加大對多肽藥物的研發投入。
目前,我國多肽藥物市場尚處于發展階段,市場以初級產品為主,市場份額低,多肽藥物只占我國藥物市場的5%;上市品種少,國內只有20種藥物上市,創新品種少,基本為仿制藥;還未進入成熟期,相比全球多肽市場有巨大提升空間。
從市場規模來看,根據QYResearch統計,2018年全球多肽藥物市場規模為285億美元,若未來多肽藥物市場以7.9%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增長,在2027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495億美元,增長空間巨大。
多肽新藥創制,作為新藥創制的新領域,目前存在缺乏多肽創新藥物的先導化合物來源、天然多肽的篩選機制落后等瓶頸。深度挖掘、提取、利用動物毒素的功能性成分,建立活性多肽分子庫,是全球創新藥物發掘和研發的熱點。
利用全球領先的毒液組學和顯示技術高通量篩選,批量成藥成為可能
動物毒素被廣泛地認為對人與動物有毒害作用,有些所謂以毒攻毒的案例,在未了解確切成分的確切作用機制時,是一種幸運,一種概率,卻激發人類去做進一步的研究。
目前國內源于動物毒素的多肽新藥研發尚處于初期階段,存在的問題有:深入研究的動物種類少,目前僅有10多種在有效研究中;獲得的多肽數目少,每一種動物只能獲得10余個多肽分子,尚未開展大規模篩選。
佩德生物首席科學家賴仞研究員介紹說,毒液組學和顯示技術是發現先導化合物的兩項關鍵技術。毒液組學可以利用生物信息學分析毒液動物的基因組和轉錄組數據,從而從毒液樣本中獲得相關蛋白質組學數據。
他強調,這種方法可以鑒定出大量的毒液肽序列,可以針對特定靶點進行篩選。顯示技術可以產生樣本含量豐富的肽庫,針對靶點進行篩選。
接下來,佩德生物將繼續建設天然活性多肽樣本庫,對一部分進行高通量篩選,同時對現有算法進行訓練,后續會根據實驗結果進行AI算法的迭代。佩德生物規劃在建設數萬例樣本的實體庫之后,也將通過AI擴充多肽虛擬庫。
專注于重大臨床需求,有望打造千億多肽產業鏈
佩德生物的首席科學家團隊擁有20多年的多肽研發經驗,識別了1000多種活性多肽,首次發現的抗菌肽占全球已發現的40%以上,已開發轉化了2個1類新藥并獲得國家藥監局的臨床批件。
佩德生物創始人、董事長容明強博士介紹,“一方面通過定向的靶點篩選,比如蛇毒主要作用于心腦血管系統、蜘蛛毒作用于神經系統等;另一方面,通過CADD(計算機輔助藥物設計)、AI平臺進行篩選?!?/p>
佩德生物將利用在抗菌肽領域的優勢,針對臨床抗感染領域出現的“超級細菌”、抗生素耐藥菌、臨床反復感染難以治愈威脅病人生命等重大臨床問題,積極布局開發治療現有藥物無法治療的細菌性感染、真菌性感染的多肽新藥,一旦開發成功,將為臨床提供治療耐藥菌感染的有效方案,并獲得巨大的市場收益。
相關數據統計顯示,截至2021年2月,全球獲批多肽藥物約有80種,超過400多個多肽分子處于臨床前研究;2021年12月,全球有356個多肽分子處于臨床開發階段,相較2020年同比增長43.5%。多肽研發未來將是備受追逐的研究領域。
佩德生物瞄準多肽產業,立志占領多肽發現的前端,構建活性多肽庫,利用獨特技術批量篩選多肽藥物,突破多肽藥物創制瓶頸。
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